——2014年5月23日 鄧丹 報道
2014年5月23日,第三屆(2014)中日超聲無損檢測先進技術研討會暨儀器展示會在北京舉行。會議由全國無損檢測學會和南昌航空大學無損檢測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辦,日本探頭株式會社、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聲學微機電系統實驗室和愛德森(廈門)電子有限公司聯合承辦。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哈爾濱工業大學、南昌航空大學、吉林大學、日本探頭株式會社、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汕頭市超聲儀器研究所有限公司、山東省科學院激光所、愛德森公司等單位的七十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
會議由中科院聲學所張碧星研究員主持。開幕式上,中國無損檢測學會副理事長林俊明研究員首先代表學會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他提到,得益于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綜合實力的增強,中國無損檢測學會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我們的無損檢測事業正處于蒸蒸日上的局面,第三屆中日超聲無損檢測技術研討會的召開,對促進中日民間的學術技術交流具有積極的意義。科學沒有國界,科技的發展涉及全人類共同的福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征。作為行業的老科技工作者,林俊明研究員向大家報告了一個可喜的研究發現:通常認為,電磁無損檢測技術僅適用于導電、導磁材料的檢測。但利用非金屬材料介質變化對渦流檢測線圈阻抗的影響,可以實現對非金屬材料不連續性的電磁(渦流)無損檢測,這一技術也許是電磁無損檢測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開幕式結束后進行了大會會議報告,中科院聲學所張碧星研究員介紹了超聲成像檢測新理論與方法;日本非破壞學會副理事長、日本探頭株式會社社長小倉幸夫介紹了非接觸空氣耦合檢測技術新進展及展望;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黎連修研究員介紹了車輪探傷中的幾何聲學問題;日本探頭株式會社常俊杰研究員介紹了合成孔徑超聲相控陣檢測技術的開發及應用;南昌航空大學無損檢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陳振華博士介紹了奧氏體不銹鋼焊縫超聲TOFD檢測儀研制及信號處理。會議報告結束后,常俊杰研究員為大家展示了空耦水耦兩用超聲波自動檢測成像系統和孔徑合成相控陣檢測設備。
會議期間,參會代表對報告中提到的無損檢測新技術及展示的設備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興趣,會上討論交流氣氛非常熱烈,與會者提出的一系列問題均得到了專家耐心細致的解答,大家紛紛表示收獲頗豐。



|